nav emailalert searchbtn searchbox tablepage yinyongbenwen piczone journalimg searchdiv qikanlogo popupnotification benqimuci xinwengonggao jingxuanzhuanti guokanliulan wangluoshoufa beiyinpaihang xiazaipaihang liulanpaihang caozuorukou wenbenneirong xiazaizhongxin lianjiezhongxin fangwenliangtongji papernavigation

下载中心

网站访问量

总访问量:243,133

期刊简介

期刊名称: 制冷与空调
创办年份: 1990年
主管部门: 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
主办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交流中心 中国制冷空调工业协会
主编:何雅玲
刊期: 月刊
电话: 010-83560065,83510099
国内统一刊号(CN):11-4519/TB
国际标准刊号(ISSN):1009-8402

 

2025年03期
行业·技术观点

数据中心冷却技术发展综述

郭银杰;赵春雨;

随着数字经济的飞速发展以及国家双碳政策的推进,数据中心作为信息存储、处理和传输的核心设施,规模和性能的不断提升导致数据中心的高能耗问题越发凸显并亟待解决。冷却技术作为保障数据中心稳定运行的关键因素,其发展历程经历了从简单到复杂、从低效到高效的转变。文章以数据中心的发展历程为背景,对数据中心冷却技术进行了综述,并指出制约数据中心液冷技术发展的因素和未来冷却技术的发展趋势,为建设和发展高效节能的绿色数据中心提供参考借鉴。

2025 年 03 期 v.25 ; 润泽数据中心机房环境控制项目申报及其科研服务项目(一)(编号:JZH-2023-17-H)
[下载次数: 425 ] [被引频次: 0 ] [阅读次数: 68 ] HTML PDF 引用本文
技术研究

溶液除湿空气处理机组的控制策略探究

张家行;陈悦;郝晋伟;甘念重;

溶液除湿在利用可再生能源与低品位热能方面的优势显著,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文章为优化溶液除湿空气处理机组的调控效果提供了一种控制方案,针对温湿度独立处理机组中的除湿器与表冷器进行数学建模,利用MATLAB/Simulink模块对数学模型进行仿真模拟,分别以空气流量、除湿溶液温度(冷水温度)、除湿溶液流量(冷水流量)为调节手段,探究了其对除湿器(表冷器)送风含湿量(温度)的影响,仿真结果表明:除湿溶液温度和表冷器冷水温度分别对除湿器出风含湿量和表冷器出风温度有着最为显著的影响。同时文章通过台架试验对所搭建的仿真模型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二者的送风含湿量相差15.98%,温度相差2.77%,由此可见,文章所搭建的仿真平台具有一定实际意义,可为相关的试验提供理论指导。

2025 年 03 期 v.25 ; 湖北省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S202210497058)
[下载次数: 36 ] [被引频次: 0 ] [阅读次数: 34 ] HTML PDF 引用本文

基于花授粉算法的空调系统节能控制

冯泽;胡远洋;杨兴舟;李舒宏;刘守超;陈诚;

空调系统功耗占建筑能耗的比重较大且存在节能空间,目前对空调系统的优化控制研究多侧重于局部设备控制,且控制并未考虑冷负荷的分配。本文以某地铁车站空调系统实测数据为基础,拟合该系统主要部件的功耗模型,并基于能量守恒和质量守恒得到全局功耗模型。验证模型预测精度后,利用花授粉算法,分析不同控制策略对系统节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模型具有良好的预测精度,各设备功耗预测的R~2均大于0.95,MAPE均小于10%,一周内系统总功耗的预测值相对误差为6.81%;将冷负荷引入参数控制后,相比原控制策略和不引入冷负荷控制的控制策略,分别节能8.11%和4.08%。

2025 年 03 期 v.25 ;
[下载次数: 119 ] [被引频次: 0 ] [阅读次数: 32 ] HTML PDF 引用本文

喷嘴挡板间距对风量测量的影响

张欢;李伟;孙云;王宇璇;周会平;柯瑶;鲁琳琳;

以风室型多喷嘴风量测量装置为基础,建立3喷嘴(189 mm、150 mm、189 mm)喷嘴室数值模型,通过试验验证模型的准确性。为研究喷嘴挡板间距对于风量测量的影响,设计6组对照试验,分析不同喷嘴挡板间距下喷嘴室内的静压、速度、流场均匀性、模拟风量。结果表明:当喷嘴挡板间距增大时,喷嘴室内流场均匀性提高,喷嘴室内涡流减少,模拟风量值减小;无挡板时的模拟风量与无量纲喷嘴挡板间距为1时的模拟风量的偏差为0.76%。最后给出模拟区间内喷嘴挡板间距关于模拟风量的拟合公式,为喷嘴挡板间距的工程设计提供参考。

2025 年 03 期 v.25 ;
[下载次数: 62 ] [被引频次: 0 ] [阅读次数: 18 ] HTML PDF 引用本文

热湿气候下数据中心蒸发预冷系统适用性及影响因子分析

杨志超;樊成亮;廖云丹;

针对蒸发冷却系统作为预冷系统在热湿地区数据中心的适用性,分析蒸发冷凝器进风流量、回风温度及制冷剂质量流量等参数对预冷系统制冷量的影响。结果显示,增大蒸发冷凝器进风流量能够提升预冷系统的制冷量,但增幅受到进口空气湿球温度的影响;提高回风温度能够提升制冷效果,并且不受室外气象参数的影响;增大制冷剂质量流量虽然会提升预冷系统制冷量,但是在转速超过50%后,制冷量的增幅快速降低。因此,将蒸发冷却系统用作预冷系统时,应重视关键参数的优化设计,利用合理的参数搭配实现最大化利用自然冷源,降低能耗。

2025 年 03 期 v.25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基金资助项目(52078145); 广东省基础与应用基础研究项目(2023A1515012138)
[下载次数: 229 ] [被引频次: 0 ] [阅读次数: 27 ] HTML PDF 引用本文

双向双吸入式离心通风机的优化设计

王千千;钟定菡;魏彦艳;

针对分布式送风落地式空调器双向双吸入式离心通风机,采用正交试验优化设计和仿真方法研究电机支架角度、集流器直径、集流器与叶轮轴向间隙和蜗舌半径4个关键因素对风机流场、风量和音质的影响。研究发现,风量影响因素权重依次为集流器直径、集流器与叶轮轴向间隙、蜗舌半径、电机支架角度,音质影响因素权重依次为电机支架角度、集流器直径、蜗舌半径和集流器与叶轮轴向间隙。结合风量和音质效果,最佳优化方案为:电机支架角度60°,集流器直径218 mm,蜗舌半径18 mm,集流器与叶轮轴向间隙11.5 mm。该方案可提升风量约5%,并消除旋转噪声。

2025 年 03 期 v.25 ;
[下载次数: 160 ] [被引频次: 0 ] [阅读次数: 30 ] HTML PDF 引用本文

蒸发冷凝-氟泵热管空调系统节能特性研究

黄翔;杨柳;褚俊杰;沈天磊;万凯;陈文胜;林立伟;张喜通;

为进一步提高数据中心空调系统的性能与节能潜力,设计一套蒸发冷凝-氟泵热管空调系统,并在焓差实验室测试机组的性能。结果表明,在试验工况下,系统3种运行模式的能效比分别为12.33,10.55和5.52。对该系统在干燥地区、中等湿度地区、高湿度地区的适用性进行分析发现,在干燥地区和中等湿度地区,干模式和湿模式均有良好的适用性和节能效果。

2025 年 03 期 v.25 ;
[下载次数: 276 ] [被引频次: 0 ] [阅读次数: 25 ] HTML PDF 引用本文
制造·加工

变频空气源热泵机组配管疲劳寿命分析

张立华;李培伦;石文斌;刘聪;马鹏涛;

以某型变频空气源热泵机组配管为研究对象,针对配管疲劳断裂问题,建立空气源热泵机组仿真模型,分别基于高周疲劳理论和低周疲劳理论进行谐响应分析和随机振动分析,并完成样机制作,对主要振动配管做启停及运行应力测试,对整机做10 h(模拟距离3 660 km)道路运输三轴振动台模拟测试。结果表明:通过谐响应分析确认系统主要振动配管(排气管、吸气管和补焓管)100 Hz内应力值均小于10 MPa,满足无限寿命法设计要求;通过随机振动分析得到热泵配管疲劳寿命为40 h,运输临界距离为14 400 km,满足长途运输要求;样机扫频测试配管应力值均小于8 MPa,振动台测试完成后机组外观无变形、内部无制冷剂泄漏等问题,通电后可以正常运行。

2025 年 03 期 v.25 ;
[下载次数: 48 ] [被引频次: 0 ] [阅读次数: 26 ] HTML PDF 引用本文
试验研究与分析

空调室外机风道性能数值与试验研究

黄愉太;

首先通过建立室外机风道数值模型,对内流场的叶片压力及涡量分布进行分析,得出抑制叶片泄漏涡是改善风道效率的有效方式。之后分别从3个方向对提升风道效率进行优化,并得出以下结论:叶片尾缘凹陷更为合理的划分了叶片的做功区,增强了叶片外缘的有效做功能力;合适的翻边角对气流泄露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不同的风道具有与之相匹配的翻边角度;导风圈包裹风叶1/3左右深度时风道整体出风效率相对最高。最后实验结果表明综合优化后的风道效率可提升约9.8%,噪声降低2.7 dB(A),风道整体性能得到显著提升。

2025 年 03 期 v.25 ;
[下载次数: 38 ] [被引频次: 0 ] [阅读次数: 26 ] HTML PDF 引用本文

水(地)源热泵机组性能测试系统改进及验证

程永强;聂颖;李伟;魏昇;周宇文;鲁琳琳;吴俊峰;贾甲;

分析原有水(地)源热泵机组性能测试系统存在的问题,对原有测试系统进行改进,并进行试验验证。结果表明:改进后测试系统可以将使用侧出水温度和热源侧进水温度误差均控制在±0.05℃内,相较于原有测试系统(±0.15℃)提高了测试精度和测试稳定性;改进后测试系统制冷、制热工况的切换不需要拆装被试机,简化了操作流程;兑水回水管路的调整能够满足全测试工况需求。

2025 年 03 期 v.25 ; 基于工业互联网的大型机泵系统全生命周期智慧管控关键技术及应用示范(2022C01047)
[下载次数: 176 ] [被引频次: 0 ] [阅读次数: 34 ] HTML PDF 引用本文
专题关注·制冷空调国家标准

对多联机系统的工程能效评价方法的探讨

肖寒松;罗彬;杨子旭;郑春元;刘树荣;王宝龙;石文星;

当前多联机系统设计阶段缺乏工程能效预评估方法,导致无法预估多联机产品应用于实际工程后的能效,是阻碍多联机高效应用的难题。文章探讨了产品性能评价标准在评价实际工程系统性能的不足,提出根据多联机产品在试验室环境下的测量数据,预估其用于实际工程设计的多联机工程季节性能评价方法,研究表明:铭牌APF为4.71 Wh/Wh的多联机应用于不同城市的系统工程能效比范围在2.70~4.55 Wh/Wh之间。应用工程能效评价方法能够为不同地区应用多联机时提供节能设计指标,为促进多联机的高效设计应用提供重要支撑。

2025 年 03 期 v.25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52408115); 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22YFC3801502); 博士后基金特别资助项目(2024T170486)
[下载次数: 91 ] [被引频次: 0 ] [阅读次数: 35 ] HTML PDF 引用本文

工业余热回收用水源高温热泵机组国家标准GB/T 25861—2023要点解读

戴琳;王汝金;张茹;何骏千;周全;陈熙;

水源高温热泵机组基于蒸气压缩循环原理,消耗少量电能提取流程工业中的中低温废水的热量,输出高温热水用于工艺流程或采暖,是实施流程工业降碳、脱碳的重要新兴热力装备。文章介绍了GB/T25861—2023《蒸气压缩循环水源高温热泵机组》的修订背景,从适用范围、产品型式、基本参数、名义工况、能效限定值与变工况试验等方面系统解读了标准技术要点,并对未来产品标准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2025 年 03 期 v.25 ; 安徽省质量基础设施标准化专项项目(2023MKS03)
[下载次数: 127 ] [被引频次: 0 ] [阅读次数: 35 ] HTML PDF 引用本文

新能源汽车热管理系统用电动空调压缩机国家标准修订要点解析

周全;王汝金;张秀平;戴琳;张茹;柯瑶;郎嘉琪;张硕;

电动空调压缩机是新能源汽车中热管理系统的核心构成,也是整车中除动力系统外的最大用能部件。文章介绍了我国新能源汽车热管理系统用电动空调压缩机国家标准GB/T22068《汽车空调用电动压缩机总成》的修订背景,对产品型式与基本参数、名义工况与能效限定值、噪声压力脉动及振动、耐久性试验等标准主要修订内容进行了系统分析和解读。

2025 年 03 期 v.25 ; 安徽省质量基础设施标准化专项项目(2023MKS03)
[下载次数: 120 ] [被引频次: 0 ] [阅读次数: 32 ] HTML PDF 引用本文

高效空调制冷机房系统标准化研究

李子夜;马金平;谢宝刚;周坤;胡一清;牛晓文;

文章梳理了高效空调制冷机房现有的国内外相关标准现状,围绕适用范围、关键量定义、试验要求和评价方法等方面对各标准的差异性进行分析,通过比对各标准中能效评价指标及模型,对高效空调制冷机房采用的能效评价的合理性进行讨论。结果表明:高效空调制冷机房国家标准应包含多种机组形式的制冷系统和制热系统,规定统一的定义、检测、评价方法;设计阶段用空调制冷机房制冷、制热系统用设计能效比来评价;运行阶段用空调制冷机房制冷、制热系统用全年运行能效比来评价;采用由主控项和辅助项构成的评价指标体系,并考虑建筑类型、用途分类、系统制冷量大小、湿球温度的影响、水系统性能、控制、运维等相关指标,还应规定具体合理的制热系统能效限值。这为高效空调制冷机房国家标准的编制以及试验方法、能效评价模型和分级要求的制定奠定了理论基础,旨在推进健全我国高效空调制冷机房的技术标准体系,提出精准测量的统一试验方法,促进高效空调制冷机房能效评价和分级的统一。

2025 年 03 期 v.25 ; 安徽省质量基础设施标准化专项项目(编号:2022MKS16)
[下载次数: 122 ] [被引频次: 0 ] [阅读次数: 39 ] HTML PDF 引用本文

房间空调器动态运行能效测试方法研究

李亚飞;连彩云;王现林;成建宏;陈志伟;梁博;夏光辉;

为了测试房间空调器实际动态运行时的能效,文章提出了一种基于虚拟负荷房间空调器动态运行能效测试方法,并通过改造空气焓差试验室实现了空调器的动态运行能效测量。动态能效测试结果表明:1)实现了室内干湿球温度按照空调近实际运行状态进行动态变化;2)制冷、制热工况的室内干湿球温度跟随性良好,设定值与实际值的平均误差在0.5℃范围之内;3)在动态测试过程中,空调能力与建筑热负荷动态协调,使得空调按照自有控制逻辑动态运行,提出的方法能够获得制冷、制热工况的空调动态运行能效。

2025 年 03 期 v.25 ;
[下载次数: 49 ] [被引频次: 0 ] [阅读次数: 34 ] HTML PDF 引用本文

GB/T 18837《多联式空调(热泵)机组》修订方向

谢宝刚;王鲁平;马金平;于晓琳;王静;王筱雨;

GB/T18837—2015《多联式空调(热泵)机组》实施至今已超过8年。该产品标准的部分规定与当前中国多联机市场特征及技术水平已表现出不适应,同时横向比较世界其他主要多联机市场,其先进性不足。结合该产品标准实施过程中的实践经验,立足中国多联机市场实际,面向具有世界先进性的性能评价方法,提出了对GB/T18837修订的基本观点。

2025 年 03 期 v.25 ;
[下载次数: 45 ] [被引频次: 0 ] [阅读次数: 19 ] HTML PDF 引用本文

超低温空气源热泵(冷水)机组标准制定探讨

牛晓文;郭扬;罗田彦;陈海;王睿峰;李子夜;

文章围绕超低温空气源热泵(冷水)机组标准制定展开探讨。指出利用空气源热泵供热高效清洁,但现行低温热泵标准多适用于华北地区,难以满足东北严寒地区需求,制定严寒环境适用标准十分关键。文中详细分析标准制定的关键要点,涵盖适用气候类型确定为东北地区所在的制热D区,明确超低温热泵机组为全热泵类型,阐述制热、制冷季节起止时间及建筑0负荷点确定方法,选定-25℃为名义制热工况,还说明了基于多因素采用HSPF评价模型与EER作为能效评价指标,旨在为相关标准制定提供参考。

2025 年 03 期 v.25 ;
[下载次数: 75 ] [被引频次: 0 ] [阅读次数: 28 ] HTML PDF 引用本文
本期统计数据 more>>

公告栏

友情链接

最新动态

期刊信息

期刊名称:制冷与空调
创办年份:1990年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
主办:中国科学技术交流中心      中国制冷空调工业协会
刊期:月刊
电话:010-83560065,83510099
国内统一刊号(CN):11-4519/TB
国际标准刊号(ISSN): 1009-8402

引用

GB/T 7714-2015 格式引文
MLA格式引文
APA格式引文
检 索 高级检索